.
一般来说,论述性的语句表达的结构大致是树状的:论点(→分论点)→论据→修辞,对于对于简单的论述可能就是链状的。如果以人作为比喻,那么论点是骨骼,论据是血肉,修辞是衣妆。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说下边这句话:今天真冷,比昨天整整低了十度,把我都冻成冰棍了。「今天真冷」就是论点,「低了十度」就是论据,「冻成冰棍」就是修辞。
如何更简练呢?我的建议就是:概括论点,挑选论据,精简修辞。必要的时候,舍去修辞或论据。
如何培养更简练的表达呢?我的建议是从读和听做起,在平时看到一些论述性的文字时,有意识地问自己:他的论点是什么?支持论点的论据有哪些?他的修辞是怎样的?要学会逐层剥离「衣妆」和「血肉」,之后就能得到他的「骨架」。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这个:如何区分出论证的认知力和情感力?
当你熟练掌握了这种分析文字的方法之后,当你想要表达时,就只须把方法反过来就可以了:首先确定中心论点,其次确定分论点。之后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可以证明各论点的论据和一些适当的修辞。比如有的场合需要严谨简练,这时可能就需要论点丰富一些,修辞少一些。有的场合我们只是需要表达我们的态度,这时可能就不需要论据,但是修辞要强一些。
总结一下,我的建议是:先练「输入」,再练「输出」。输入时:剔除修辞,找到论据,理清论点。输出时:概括论点,挑选论据,精简修辞。
这个方法需要一点时间训练,一开始可能觉得会很不习惯或者很不适应,但是当你数练掌握这种方法之后,运用起来就会很轻松,成为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习惯。这种方法对于说话和写作,都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知乎上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,大家不妨在知乎上阅读和答题时,都试着使用一下这个方法。
.
— 完 —
本文作者:张宇辰
知乎是一个真实网络问答社区,在这里可以寻找答案、分享知识,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。
下载知乎 iPhone 客户端: http://zhi.hu/ios
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,查看全部。
延伸阅读:
如何培养专注力?
记忆力可以后天培养吗?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